求学快递网
  1. 找试卷
  2. 找答案
  3. 专业标签
原创试题专区 开通学校服务赚现金

专插本大学语文基础练习(四)

  • 试卷类型:在线模考

    参考人数:129

    试卷总分:100.0分

    答题时间:100分钟

    上传时间:2019-04-19

试卷简介

本套试卷集合了考试编委会的理论成果。专家们为考生提供了题目的答案,并逐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每道题在给出答案的同时,也给出了详尽透彻的解析,帮助考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让考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能够把知识灵活自如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试卷预览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题

郑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    军:军队,B.焉用亡郑以倍邻     倍:背叛,C.共其乏困    共:供应,D.若不阙秦           阙:缺少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无能为也已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郑既知亡矣焉用亡郑以倍邻A.“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不同,B.“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也相同,C.“已”和“矣”不同,两个“焉”相同,D.“已”和“矣”不同,两个“焉”也不同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行装,B.宴请的客人行装,C.宴请的客人使者,D.请客的主人使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九月甲午。“甲午”,是以干支来纪日,干支纪日并不是每月初一即“甲子”,故换算成公历日期很麻烦。,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中“烛之武”,姓烛名武,“之”是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又如“佚之狐”“介之推”。,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辞,本义是“寡德之人”。,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中“仁”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越国以.鄙远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B.①郑既.知亡矣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①且.贰于楚也 ②且.君尝为晋君矣,D.①无能为.也已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6)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7)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8)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 
(9)

用自己的话给下列人物写一句话的评说。(可多角度、有创意地评论) 
(1)烛之武:          
(2)佚之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1) 下列各组中,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胜记胜:尽西伯拘而演《周易》演:推演,B.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迁:迁徙草创未就,会遭此祸会:适逢,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订 仆偿前辱之责责:职责,D.仆诚已著此书诚:确实垢弥甚耳弥:满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通其狂惑不得通其道,B.思垂空文以自见其翼若垂天之云,C.且负下未易居若属皆且为所虏,D.居则忽忽,若有所亡亡羊补牢
(3)选出与“文王拘而演《周易》”句式结构相同的一句( )A.彼且奚适也,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C.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4)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举了文王,仲尼,屈原等人的事迹,意在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实现自己的理想。,B.介绍《史记》的写作宗旨,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C.即使受到残酷的刑罚,作者也毫无愠色,继续奋笔疾书,这种在逆境中忍辱图强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D.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是无脸见人,痛苦至极,因此想隐退山林,顺从世俗而行事,通过著书立说来抒发在即内心的苦闷与不甘。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最新推荐

    相关试卷

      微信扫码,立即支付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

      ×
      平台更新说明
      更新版本:V.2 更新时间:2018年3月7日
      更新内容:
      1.修改若干Bug
      2.完善页面逻辑,提高做题体验度
      3.设立会员体系,为用户提供专属服务
      4.增加外部出卷功能,学校用户开通学校服务后即可拥有自己的试卷库和学生测试中心,可自主出题组卷,为本校考生组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