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简介
试卷预览
案例一: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6岁,本科学历,退休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曾在郊区某单位任科长,半年前退休后在丈夫的坚持下回到市内照顾公婆,求助者内心极其不情愿。几个星期共同生活下来,求助者感到婆婆过于强势,家里什么事情都要做主,自己简直就是受气的小媳妇,因此对婆婆颇有微词,与婆婆的关系不和。求助者提出回郊区自己的家,但丈夫坚决不同意。求助者自己单独回去生活了一段时间,感到非常寂寞,只得回来。但想到婆婆的所作所为,很生气。一直想同丈夫回郊区自己的家,但因无法说动丈夫而苦恼。半年多来经常头晕、失眠、心前区明显不适,食欲也明显下降。
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虽然与自己母亲在同一城市,也很少回去看望,但面对母亲的体弱多病,觉得有些内心不安,也不愿意与亲戚们来往,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同学、朋友间的聚会。丈夫说她更年期,耍脾气。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在单位任领导职务多年,颇有成绩,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目前情绪较为低落。
A. 数周
B. 半年
C. 一年
D. 无法确定
A. 婆婆强势
B. 出现躯体症状
D. 无法参加聚会
A. 不参加聚会
B. 出现失眠等症状
C. 不看望母亲
D. 与公婆共同生活
A. 婆婆强势
B. 目前情绪比较低落
C. 争强好胜
D. 鉴别更年期症状
A. 更年期躯体症状
B. 如何解决婆媳矛盾
C. 目前的情绪症状
D. 与婆婆的互动模式
A. 婆婆强势
B. 躯体症状的困扰
C. 个性好强
D. 更年期情绪反应
A. 现在与丈夫离不离婚
B. 是否再找工作
C. 在郊区市内哪里生活
D. 是否住院治疗
A. 一般心理问题
B.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 严重心理问题
D. 精神病性问题
A. 改变对于婆婆的看法
B. 减轻苦恼气愤情绪
C. 改变与婆婆去桂模式
D. 构建良好个性特征
A. 训练方法简便易行
B. 放松引导语有五种
C. 训练的关键是放松
D. 每日训练三十分钟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 29岁,国外某企业研究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医科大学毕业后到国外学习,取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在该国一家高科技医药企业从事研究工作, 发展前景根好,收入颇丰。半年前其父被诊断为晚期肺癌,求助者觉得自己是医科大学毕业的,应该回来为父亲做些事,但苦于自己的工作不允许长时间请假.其母由暗示求助者应该回国发展,其父却不同意她回来。求助者觉得应该回国照顾父亲,否则会遗憾终生;可一旦回到国内,自己在国外所做的一切都变成零,还要重靳创业,觉得两头为难,为此苦恼, 内心痛苦,时常情绪低落。近来经常感觉头痛,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出现失眠等症状,经过医院植查没有发现器质性情变。工作中出现了几次差错,与他人的联系少了,能推掉的聚会全部推掉了,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高组知识分子对她要求很严,期望很高。求助者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
A. 心痛
B. 心慌胸闷
C. 头痛
D. 食欲下降
A. 烦恼
B. 内心痛苦
C. 失眠
D. 情绪低落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A. 常形的
B. 变形的
C. 常态的
D. 异形的
A. 认知特点
B. 人格特征
C. 情绪特点
D. 行为习惯
A. 工作出差错
B. 内心很痛苦
C. 人际交往少
D. 不参加聚会
A.一般心理问题
B. 严重心理问题
C.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焦虑神经症
A. 简便的
B. 心理学的
C. 易行的
D. 可评估的
A. 矫正人格缺陷
B. 缓解情绪困扰
C. 改变错误认知
D. 治疗躯体症状
A. 给予行为指导
B. 给予启发引导
C. 鼓励宣泄情绪
D. 进行说服教育
案例三:
一般资料:刘某,男性,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性格内向,遵守纪律,学习认真,热情助人,人际关系良好,很受同学的喜欢,刘某喜欢看科幻片和动画片,对埃及风土人情感兴趣,一年多年前曾在母亲陪同下第一次出国去埃及旅游。当时对母亲说自己很多地方都来过,母亲解释可能是以前看过相关片子,是似曾相识的结果,刘某未置可否。旅游回来后同学们反映刘某变了,时常很兴奋,脸上经常荡漾着非常幸福的笑容。刘某对家长和同学说自己是从火星来的“火星娃娃”。家长和同学都对其进行了纠正,但刘某对自己的身世深信不疑。觉得家长、老师、同学都不理解自己,很苦恼。刘某自述近来情绪非常低落,自己有时听别人说话时要数别人一共说了多少个字,父母亲教育他要控制自己,不要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刘某自己也知道没有必要数别人说话说了多少字,想去控制自己,但就是控制不住,为此内心更加苦恼。现在刘某已经不上学了,他害怕到学校去总要数老师说了多少个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刘某上重点中学,开始成绩良好,后来成绩明显变差。老师考虑刘某的心理出现异常,由父母带来就诊。刘某愿意和心理咨询师讨论问题。
A.出现了妄想
B.出现知觉异常
C.有思维分裂
D.体验故地重游
A.同学过于敏感
B.刘某情绪低落
C.刘某人格改变
D.刘某情绪高涨
A.想象丰富
B.幻觉
C.思维障碍
D.错觉
A.偏执
B.妄想
C.强迫
D.幻觉
A.强制思维
B.强迫行为
C.强迫思维
D.强迫怀疑
A.害怕数数
B.存在不良人际关系
C.担心害怕
D.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A.病情演变过程
B.家族及个人史
C.相关测验结果
D.意志行为活动
(A) 有求助动机
B. 自知力严重受损
C. 自知力完整
D. 自知力部分受损
A. 双相情感障碍
B.人格障碍
C. 精神病性问题
D.精神发育迟滞
A. 资料收集
B. 系统治疗
C. 心理咨询
D. 心理测验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设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诀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指甲和厌恶剌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A. 想讨好求助者
B. 共情
C. 符合咨询规范
D. 真诚
A.咨询方案有多项内容
B. 选择咨询方法
C. 咨询方案由双方商定
D.商定目标重要
A. 是否可行
B. 是否积极
C.如何评估
D.是否具体
A. 双方的协商
B. 求助者的意愿
C. 上级的指定
D. 咨询师的习惯
A. 产生严重恐惧
B.改变行为习惯
C. 建立条件反射
D.产生不良体验
A. 选择方法错误
B.无双方协商
C. 理解原理错误
D. 针对性不强
A. 明确目标行为
B. 明确厌恶刺激
C. 构建恐惧等级
D.实施厌恶刺激
A. 听觉刺激
B. 电流刺激
C. 视觉剌激
D.药物剌激
A. 根据求助者的行为而言
B. 只能选用一种
C. 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D.可以多种叠加
A. 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
B. 强烈的
C. 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D. 温和的
A. 心理问题的性质
B. 咨询师熟悉的理论
C.不同的咨询阶段
D.求助者的各种特点
A. 全部疗程结束后
B.一次咨询结束后
C. 咨询中任意时间
D.几次咨询结束后
A. 夸大了咨询的作用
B. 评估时间错误
C.主观肯定咨询效果
D.没有进行协商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1岁,职业高中毕业,某超市收银员。
案例介绍:半年多前求助者下夜班后独自回租住地途中遭遇抢劫,求助者当时非常害怕,落荒而逃,求助者从此不敢在晚上单独行走。晚上偶尔一个人走在街上,眼前就浮现出当时被抢劫的情景,立即感到胸闷、心慌、全身发抖、四肢及手脚出冷汗。白天一个人走在街上,症状反应稍轻。为此总需要和同事调班,不能调班时,必须和他人结伴而行。求助者觉得自己年纪轻轻晚上不能单独行走实在是个大问题,有几次逼着自己独自上街,但最终都因极度害怕中途逃走。为此不得不调换了工作。新单位一般会按时下班,但生活中总有晚上需要外出的时候,求助者无法摆脱对晚上独自在街上行走的恐惧,求助者现在无法安心工作,拒艳参加老乡、同事间在晚上进行的各种活动,也没心思谈恋爱,情绪低落,甚至想轻生,但下不了决心,迫切要求解决问题,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做事严谨,工作勤奋努力,人际关系良好,半年前遭遇抢劫,后不敢晚上在街上独自行走。
A. 恋爱情况
B. 成长经历
C. 收入情况
D. 认知特点
A. 1~2分
B.2~3分
C. 3~4分
D.4~5分
A. 焦虑神经症
B. 抑郁神经症
C. 恐惧神经症
D.强迫神经症
A. 泛化
B. 人际关系紧张
C. 强化
D.社会功能损害
A. 不再害怕
B. 恐惧感下降到目前的一半
C. 克服恐惧
D.坚持每晚独自在街上行走
A. 暴露疗法
B. 阳性强化法
C. 厌恶疗法
D.系统脱敏法
A. 主观体验报告
B. 心理测验前后对比的结果
C. 周围同事评价
D.晚上能否在街上独自行走
( )。
A. 劝其自己通知单位
B. 考虑保密例外
C. 适当机会通报家长
D.应当给予保密
A. 反复呈现一个微弱的刺激
B. 求助者全身放松用以对抗紧张
C. 反复呈现多种强烈的剌激
D.求助者面部肌肉紧张对抗紧张
A. 最大的
B. 均匀的
C. 最小的
D.变化的
最新推荐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