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快递网
  1. 找试卷
  2. 找答案
  3. 专业标签
原创试题专区 开通学校服务赚现金

2022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专项练习题:言语理解和表达(5)

  • 试卷类型:在线模考

    参考人数:0

    试卷总分:10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上传时间:2022-07-26

试卷简介

本套试卷集合了考试编委会的理论成果。专家们为考生提供了题目的答案,并逐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每道题在给出答案的同时,也给出了详尽透彻的解析,帮助考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让考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能够把知识灵活自如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试卷预览

1.小事可结寻常之果,关注小事要有______的预测力,既能够未雨绸缪,避免小事引出大悲剧,也能够______,将有意义的小事发展成大事。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管中窥豹 顺水推舟

B.一叶知秋 推波助澜

C.可见一斑 趋利避害

D.见微知著 因势利导

2.

戏曲舞台上众多的艺术形象都有自己的一副面孔,但舞台上的人物毕竟是有限的,把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表现出来,是艺术的首要任务。因而人物的类型化就表现出它的必要性。在戏曲舞台上,这种类型化主要是通过脸谱来体现的。文人有文人的特性,武者有武者的性格,但同时它又概括了众多的一类人。__________,它必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本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戏曲是一种舞台艺术

B.戏曲脸谱的类型化是一种艺术概括

C.戏曲脸谱是戏曲表演艺术化的最高规范

D.戏曲舞台的生命力在于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


3.文章第四段想要说明的是()

A.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B.审美主体可以加入到悲剧冲突中来

C.悲剧艺术展现的是一个陌生的空间

D.悲剧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4.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人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

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1)文章第一段画线部分“他们”指的是()

A.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

B.软弱的社会力量

C.代表假、恶、旧等丑陋的一方

D.冲突双方

(2)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的悲剧的形象的一项是()

A.在梁祝故事中,在封建重压下为追求爱情自由而殉情的祝英台

B.老舍笔下,因数度沉重打击而由纯朴勤劳变得麻木堕落的祥子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英勇抗日、宁死不屈的五位八路军

D.甲午海战中,舰身严重受损后试图撞击敌舰最终被击沉的致远舰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
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
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
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5)文章第四段想要说明的是()

A.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B.审美主体可以加入到悲剧冲突中来

C.悲剧艺术展现的是一个陌生的空间

D.悲剧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5.尽管人工智能看起来无所不能,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和商界代表,__________。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停留在语音识别、图片识别的层面,只是在局部领域解决一些前人有经验的事情,但对于更广泛的领域,如更深层次的语义识别、逻辑推理,常识识别都无法完成,距离取代人类还有很遥远的路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都认为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心不无道理

B.他们都认为人工智能必然会取代人类

C.他们都认为人们无需“杞人忧天”

D.他们都认为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能力远超人类

最新推荐

    相关试卷

      微信扫码,立即支付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

      ×
      平台更新说明
      更新版本:V.2 更新时间:2018年3月7日
      更新内容:
      1.修改若干Bug
      2.完善页面逻辑,提高做题体验度
      3.设立会员体系,为用户提供专属服务
      4.增加外部出卷功能,学校用户开通学校服务后即可拥有自己的试卷库和学生测试中心,可自主出题组卷,为本校考生组织考试